榆樹街

在巿政大樓和消防局之間
這是一條短小的街
五金舖、磚店和車行
夾著永遠難於泊車的單程道
康莊大道難於維持,太過擠擁
工業大廈內養著迷你倉、無牌補習社、
社福機構、二手傢俬店
和令你們幾個人失措的蚊型出版社
你在聯想榆樹的比喻
但這地方比喻似乎無法生效
雖說這裡可以避靜
但文件之間無人隱修
離開戰情持續的旺角
躲進一旁的大角咀;從大角咀道
繞過每晚燃起焚火的九龍殯儀館
轉入並停留在休憩的公園
直至感覺道旁巴士太過擾嚷
醉漢又不似瞭解逃避的真諦
你最終步入榆樹街的大廈
在二百尺的地方看書或做事
夜裡無人時,門外傳來錯韻的南音
你只懷疑同工們都唱錯時代的曲聲
到埗了卻因為門內的燈光而折返
你在聯想榆樹的比喻
它的種籽和果實都可以食用
吃了,就消失
消失了,卻不一定死亡
人也不會因此長出榆樹的影子
至於榆木造的家具,木紋環環相扣
耐水,長期放在海邊也不腐化
自從許久以前,榆木棺材已深深埋進土地
好像泥土下也需要許多街道
而街道縱橫相接
暗示歷史死掉的部份
也經營著繁忙的交通
如是,你十分肯定
比喻有時過份浪漫
事實是康莊大道已經消失了
小街也不會延長
你們還是出版逆巿的書刊
寫無人閱讀的字句
不管是戰情激烈的節慶
抑或沒有主題的平常日子
二百尺的單位內可以讀書、吃飯、工作、聽唱片、
看戲、靜默、哭泣
可以和數字打交道、和喜歡的人親熱、
和時代隔絕、為死者療傷……
或純粹聽冷氣機脈動的雜音
比喻失效的方式也有許多
唯獨沒有人知道
哪一種最接近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