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四十年 德隆辦館

筆為人知 February 26, 2018 則回應

作者簡介

筆為人知

筆為人知採訪各行各業老舖小店的東主,透過他們的歷程,從而感染年輕新一代,將往昔香港人的人情味以及踏實苦幹的獅子山精神繼續傳承下去。(臉書專:https://www.facebook.com/pg/untold.hk/about/?ref=page_internal )


啤酒、煙仔、汽水、唐酒和零食都是辦館和士多的招牌貨品,予樓上樓下街坊「買個方便」,不用四處找超市。然而,自從便利店普及後,市場的競爭大大增加,沒有分店的老字號不能大量購入分銷,在邊際利潤上輸了一場敗仗。守得住的苟延殘喘,但亦不希望下一代接手……
瀝源邨的舞台
從沙田鐵路站走到瀝源邨,要穿過新城市廣場、沙田中心和好運中心,再走過天橋才到,好不費功夫,基本上只有街坊和親友才會拜訪這個無人問津的沙田小角落。屋邨的平台上,都會有一個小小的遊樂場、茶餐廳、麵館,旁邊總有一、兩間士多,德隆辦館就是這樣,在普普通通的屋邨環境下長大。「四十幾年喇,當瀝源邨起好嘅時候我哋已經喺度。當時我阿媽投暗標,價高者得,嗰陣時嘅租金都係一千幾百。」第二代接班人許先生說。
從唐酒煙仔到平民化玩具
時至今日,德隆的面貌跟四十年前的不一樣了,因為年輕一代不愛喝唐酒,日常用品都會到大型超市入貨,所以這一類貨品的入貨量都比以前少。現在的店面掛滿各式各樣的玩具,不時吸引在平台耍樂的玩童到來。從遠處望過去,德隆更像一間文儀玩具店,但當你仔細走近看,內裡的格局依舊四十年不變,維他奶暖櫃和汽水鐵櫃依舊還在,洋酒仍有它棲身的地方。
德隆情
在沙田長大的許先生,自小就幫家人打理辦館的業務,對德隆有著密不可分的感情。「跟住就識咗佢喇!」許先生指著當年隔鄰海味店的小女孩笑說。許太太於是嫁夫隨夫,二人同心協力打理德隆這個家族小生意,現在兒子亦不時回店幫手。「店舖太多嘢要執喇,佢都係休息得閒過嚟幫下手,但要佢接手我寧願佢出去闖好過。」許太太說。
 
開業歷史  1976
業務   辦館
地址   沙田瀝源邨富裕樓1S15號鋪
電話   2691 2967

 

 

(原文刊於作者網頁: https://untoldhk.blogspot.hk/2018/02/blog-post.html?spref=fb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ntold.hk/?ref=br_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