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年紀也曾經被不同的人士問過我一個問題,小時候到補習社做功課,補習老師問“你個腦究竟係唔係裝x?”,到長大之後經常聽到有朋友問“你個腦都唔知裝咩!” 正因如此所以引起了我對自己腦海內的好奇心。
在過去幾年參與或策劃過一些不同大小的社區活動,亦走訪了香港一些不同的社區。老實說在與不同社區的人士溝通之中,發現自己曾策劃的社區活動及方案有很多不足之處,對社區的概念仍然需要不斷學習。所以希望透過繪製mind map能夠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思路及計劃。現在坊間很多不同的社區也有自發組織起來關注及關心自己社區的團體,當中有很多例子的確值得參考,而同時亦有很多不同的商業機構或團體提出社區參與的項目,究竟當中有甚麼應該注意呢?
希望在這個平台之中提出問題,對於社區不同的大小事情作出討論,互相學習。
社區是什麼?
單刀直入,一個核心的問題「社區是什麼呢?」在這幾年的經驗之中,初時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到近年發現不同的團體、人士及機構都好像在參與或發起不同的社區活動。區議員又說社區、不同政黨又說社區、商業機構、政府的及非政府的團體亦總要把社區放在活動名字之前(大家不妨嘗試一下在身邊一些物件或事情放上社區兩個字,立即聽起來會順很多。例如是收買人蔘社區秋季大旅行、社區有機耕種、戲票晚宴,或社區商場積分換領等等),甚或至連一些商業機構也把社區掛在嘴邊。「社區」這個詞語從來沒有試過來得這樣龍精虎猛,但細想之下現實社會生活的情況有改善嗎?以上各種不同類別的人或團體提出的那個「社區」意思是什麼呢?究竟社區是什麼呢?當中大部份都是問題,希望透過這些問題能讓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士討論及一起思考。當中大部份的問題我也沒有十分肯定的答案,例如是社區必定與空間有關嗎?而這些空間又是什麼人來為他定義呢?現在我們經常說參與社區工作,我們有清楚自己在什麼角度參與社區嗎?這個十分重要試想一想,業主與租客的角色已經十分不同,所以在我們參與社區之前如果能夠思考一下自己在社區的角色將會對日後的計劃有十分健康的幫助。這一次的mind map 將會嘗試以不同的角度,提出50多60條問題,希望讓我們共同梳理對社區的概念,一齊在我們參與或準備參與社區的同時思考一下到底社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