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行為藝術節@碧波押 16/4

盧樂謙 April 25, 2016 則回應

作者簡介

盧樂謙

盧樂謙曾是一個足球員,球會倒閉後開始進修藝術,現主要從事行為藝術創作及社區藝術。他先後畢業於英國薩斯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2004)及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系(2008);他的大部分作品均以探索城市中的存在形式為基礎, 關注自我與身體之間的關連。2009年,他與友人成立了ArtAfter6,致力推廣不同類型的集體藝術創作計劃。他亦為「這一代的六四」、「細味薄扶林 村—『中秋火龍』文化創意計劃」和「人民足球」的發起人之一。


香港國際行為藝術節@碧波押

香港國際行為藝術節@碧波押

上海街404號,係過去十幾年呢個地址都承載着唔同嘅藝術團體。記得第一次接觸呢一個空間應該係1998年當時嘅名稱係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嗰陣時係油麻地返學都唔知點解會入咗去,結果嗰個暑假就喺嗰度幫手左幾個月。一路睇住呢十幾年係呢個空間有唔同嘅團體出現,發生唔同藝術類型嘅活動。

今日係碧波押開幕果晚之後第二個參與嘅活動,香港行為藝術節。有唔同香港及波蘭嘅藝術家參與,係呢一個街角曾經發生過唔同大大小小嘅藝術、社區活動。
行為藝術今次相信係第一次比較有規模咁樣發生,其實附近嘅街坊係長時間嘅互動底下已經有一定嘅經驗,見慣大場面。但係今日發生行為藝術嘅演出,對於附近街坊來講仍然相當有趣。
喺活化廰時期,附近街坊大家對於呢個空間就算係支持又好、唔知佢做乜又好、或者係有啲愛中國嘅街坊又好。佢哋大概都知道呢個空間嘅性質,亦都聚集咗一班固定參加嘅朋友

今日輪到行為上場,究竟會點樣發生呢?
而附近嘅街坊有有咩反應呢?
首第一個個行為藝術演出係喺室內進行,及後到杜躍及波蘭藝術家Anna Kalwajtys由室內去到室外嘅演出,開始引來越來越多嘅街坊聚集。一直係街上偷聽街坊嘅意見,當然有啲街坊會話唔知發生咩事,有趣嘅係有其他街坊主動解釋,“行為藝術呀嘛,你老味佢哋講緊嘢呀,啦用紅色膠紙綁住即係話自己抖唔到氣俾政府搞到講唔到野,你明唔明呀”

一直去到波蘭藝術家Anna Kalwajtys嘅演出,佢慢慢開始除低身上嘅衣服剩低胸圍同埋底褲,呢個時候開始聚集越來越多嘅男性觀眾。
我是我都以為佢哋係嚟????嘢,但係慢慢發現當中有幾個真係討論緊究竟佢喺度做乜嘢?

再之後就有人報警話發現精神病人,大概係三分鐘之後白車先抵達現場,二話不說就喺救護車上邊抬囉擔架床,準備將疑似“精神病人”送上白車,呢個時候警察就到場啦。
首先佢哋上前希望疏散人群及了解事情。及後在場幾位行為藝術家上前解釋,擾攘嘅同事行為藝術繼續演出,大概過多五分鐘行為藝術完成,大家亦都慢慢散去。

有大概17年前嘅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斷斷續續到活花廳,再到而家嘅碧波,呢一個油麻地嘅角落頭,盛載着唔同嘅可能性,究竟係將來呢一個角落頭仲會有咩發生呢?

 

(原文刊載於作者 facebook,14-0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