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游塘森林公園

藍田鬧市上隱藏一片無名的世外桃園。
園內並無阡陌交錯,而是連綿屈折的柏油路。路看了地圖,問了行人,也摸索不到自己的名字。政府立起告示,說此處名為「地盤」,或訛作「地盆」。有名街道之間,曖昧無名的寧靜,無論橫豎看都不似地盤,怎可亂貼標籤?請准我暫稱之為森林公園。
首次跟大學朋友到訪,本想由藍田走到馬游塘村。約她從藍田地鐵站出發,穿過匯景廣場乘多重扶手電梯,就到地鐵站地面出口。過馬路到對面,登啟田商場右側斜坡,到街口就見大球場在右。右拐,沿球場邊直走,上得差不多,便會見左面行人路上鋪玻璃幕牆的藍田綜合大樓。
大樓近年建成,我讀政府小提琴課程有緣在此習琴。高中放學後每週攜琴上坡,望望打球的,再汗流浹背到教室。班上某同學不知是根基較弱還是故意生事,總弄得先生花大半上堂時間照顧她。家課練習減少,她笑意盈盈下課。
再走過去就是德田廣場。初訪忘記內有電梯,登德田廣場外右側階級。煦光灑落蔭下,直上登階就遇「藍田公園」告示牌。牌旁樓梯上倏落素樸一蝶,似混凝土上枯葉栩栩。上山即見瀝青路蜷曲而攀,穿梭樹叢竹林。雖頗吃力,仍提醒自己是來行山觀景,半途而廢者亦需折返下山。頃刻抵達平台,長者用健體器材,中有一亭。我佩服他們堅毅魄力。
馬游塘,據聞因風水地形得名,像馬匹暢遊塘邊。
登山有兩徑,左為樓梯,右為緩坡,首次似乎繼續沿右路於藍田公園內斜上。山徑縱橫錯綜,只記得直走遇丁字路口時,左路就是地母元君廟,已忘初訪如何抵達。經香火洗禮,見小放生池,沿路復行,即到高鐵柵圍住的休憩處,與右邊上鎖鐵閘後同現出森林公園一隅。
鐵絲網剪出的門框入口於其右不遠,中年夫婦、退休長者大方穿越。多謝前人闢路,我們無須鬼祟鑽進。白告示牌在門口恫嚇警告地盤範圍危險,擅進者送官云云。
入內曠朗,夾道草木扶疏,偶有白花點綴。樹幹高直,皆洋紫荊、相思、白楸之流。前行兩旁山勢起伏,或成一丘藏於其中,或稍露天際,呼引彼岸涼風拂面,甚清幽,與啟田商場地下街市別若天淵。同行同學亦初訪,欣喜若狂,謂此景如剛旅畢之異國風光,稱此處作森林公園。再走幾十步,右坡上見林間泥路通往小白倉庫,四周樹木遮蔽外面瀝青,彷彿擅闖鄉村。她回眸微笑,像原野的「山系女孩」。然後我們順車路下坡,跟大樹遊玩,又在幾乎無人的瀝青路上坐,拍自然之美。常見蝴蝶飛舞,草長不只五六寸,和樓下園圃光禿枯草大相逕庭。
氣氛歡快,之字形柏油路左拐右拐,蜿蜒拾級而下。地圖上,是大大小小一共六個彎,就走遍整片山坳。路長而寬闊,空氣暢爽,本港鮮見。又有誰猜到山下熙來攘往?我們繼續前進,中途好像經過環保署監測站,及至最底一彎,方見街尾鐵閘和其後大馬路,森林公園無名街與連德道大馬路垂直成丁字形。同行女生快到下午上班時間,此路不通,本欲奔回。我累了,不願重看一樣景色,大膽提議跨欄。
鐵閘斑駁,高兩米許,左邊一個廢棄更亭,右面穿過水管幾根,裹着些水泥,正好作踏腳石。她初時不敢過,我捷足先登,踏對面水管躍下,鼓勵她過來。她給我手袋,須臾騎到閘門上。下來時她有點猶疑,我便遞手接她。
人齊,馬上避車衝過連德道,向南面德田廣場慢走。三分鐘不夠,兩輛消防車迎面飛馳,響個不停,路人想必目擊跨欄盛況。我們見狀加快腳步,若無其事逃離現場。接着穿梭街市,到茶餐廳午膳吃點炒飯,同行到地鐵站便道別。
臨走她說想與我再來,我說不如也找他人。她問為何,我答要有多些原因才會再來。最終約定同遊別處,卻不了了之。
之後約她,她卻遺忘森林公園在哪。
※
一直望重臨,然學業繁重。越洋留學前不到兩星期終於有空,執拾行李那陣子忽想和父母留美好回憶,造訪森林公園。
爸媽陪我走到綜合大樓旁,察覺德田商場毗鄰的聖言中學已嬗變為國際學校,色調迴異教人惋惜,無奈滄海桑田。政府小提琴班的馬先生是聖言校友,不曉得他還在嗎?
到德田廣場台階前,忘了我們仨可乘廣場電梯,一路徒步到藍田公園。母親腰腳痠痛,跟爸爸和我走到藍田公園最頂,山徑卻迷離撲朔,地母廟遍尋不獲。我們走上坡,遇着條橫向小路,以為通往廟,殊不知往觀景台,媽媽微嗔。黃昏時分日漸西沉,我們繞觀景台那登不上的樓閣一圈,回分岔口。走右路,盡頭卻是包住高鐵柵的遊樂場。天黑,遊樂設施看不清,黯淡街燈徐徐亮起。既找不到森林公園,打道回府。下樓梯,到前文述長者運動的平台,問路,阿伯卻答:我們下的樓梯能直上廟堂。真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暌違太久,未料道路阻長,媽媽疲憊,委實苦了她。
感覺這回似乎契合《桃花源記》結局。
※
心有不甘,我得再去。聖誕日約中學師弟同遊,乘德田廣場升降機到了平台,記得走左路上樓梯,甫上山莫名順利到地母元君廟,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值冬至,善信簇簇,香火頗盛,輕煙緲薄不嗆鼻。前行沒見放生池,而是榕樹花槽。復前乃至「馬游塘中休憩處」,翠綠高鐵柵上的金屬牌匾如是說。鐵柵像動物園鐵籠,困住長者運動。錯記鐵絲網開口於其中,不見,又到其左,再至其右纔可内進。
當初師弟因門口告示拒進,我任性步入,他才尾隨,見柏油路旁幾塊警告又略略欲返。公園如仙女遺玉九天之外,凝煉天地露華,沉落都市人間。或因他曾赴黃山,他卻謂此地平凡。
政府多年獨佔「地盤重地,禁止進入,違者送官」,牌上結青苔。香港公共空間少?由於鐵絲網?為免師弟難做,走過第一彎就歸回。
及後想知此地名字,上網查環保署監測站地址,卻不見相應位置。
不知還能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