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德昌里

飄泊與棲息

李顥謙 文類:散文

作者簡介

李顥謙

一九九五年生,巨蟹座,學生、寫詩的人、年輕寫作者。有時發呆,有時整理個人網誌【房子安靜如獸】http://lihohim0719.blogspot.hk。曾獲青年文學獎獎項,發表散見於《字花》、《明報・世紀》、《號外》、《聲韻詩刊》、《大頭菜文藝月刊》等。


 

坐在摺枱邊,對面枱是一個露宿老婦。那老婦的黃狗與我四目交投,彷彿從未經驗的,我讀到牠眼中有關夜的溫柔,那些與主人不愁溫飽,安安靜靜地消化風吹過、汽車走過、水果販工作過與老人執拾過垃圾的溫柔。當然這裏最多的還是食客的聲音。源自老婆婆、學生、外籍人士、上班族與夜青──不,我是不是應該說,他們是屬於這個社區的人嗎?

「來自各方的車子在這裡待渡」。在蘇波榮與她吃了一整晚,我想起了梁秉鈞〈北角汽車渡海碼頭〉的詩句。很多年前,又名也斯的詩人為北角輪船碼頭寫下了這首通透的詩,同時為本土詩與七十年代的城市日常立下鮮明的旗幟;多年後的我,卻在九龍油麻地德昌里體驗到某種遙遠的詩意。各方的人聚合於這店,或像車子、或像船,開走或開不走,各有本來的目的與路途。飄泊與棲息,生活與充飢,著實剝落每個人如梨的外殻,呈現需要分享與曝光的孤獨。

城市需要這樣一個的深夜食堂。也許是一個整天沒有飯吃的露宿者、也許是一個沒有親人關愛的老人家、也許是一個即將失業的上班族。吃,是每一種生物的基本需要;但只有人,在一個稱為社會的場所裏,剝削與被剝削生命的權利。價錢,成為了我們衡量一份食物價值的主要甚至唯一單位;沒有了食物,沒有了質素,沒有了土地與生物因果的思考,沒有了一個人為一個人煮食的意義。所以,這裏奉行自由定價;也所以,這裏能夠嗅到一種社區的氣味。

至於她,是我的導師,是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也是一個如同家人存在般重要的人。我們在此聚舊,吃到十一點多,她男朋友收好舖,從對面某店的社區雪櫃拿了一包飲品。後來我們穿過了後巷,另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快要分別的時候,我看到她溫柔地牽著他的手──如同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投稿連結

油麻地的其他文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