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協和街

速寫協和街

律銘 文類:詩

作者簡介

律銘

基督徒,偶然寫詩。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和別人同行生命的一段路。另有筆名風緣。回味2001年,與林一葉和方綺組織港大詩社的日子。作品散見於/詩潮/詩網絡/秋螢/月台/Stadt 城市誌/明報/聲韻/阡陌/大頭菜、亦有幸收於《瞧,他們的21 grams在飛翔》,《書在人在-在緊緻的密縫中閱讀》。著有詩集《如今常存的》及《所望之事》。詩作《我們是苦難的好孩子》被國際文學雜誌 Asymptote翻譯成英文刊登。


 

生銹簷篷總有墨綠色膠布鋪墊其上
把滴下的銹水盡量排擠在行人路以外
陽光曬熱簷篷能燒乾雨水
叫賣聲晴天陰天依舊雜沓
牛雜香剪不開隔鄰的白糖糕
手機配件也不會閱讀相伴多年的日報
利錢雖微卻總能糊口
你錯在天生貧窮
貧窮如果可以用手術割除
整幅移交另一片地土
讓悲慘自生自滅
擠迫的街道
如果可以靠通渠佬和廁所泵疏導
「如果我的爸爸是……」
望著癡肥的軀殼每天繼續食減價薯條及漢堡
心裡好想問擠迫的原素

人對逆境的改變強於對未來的想像
被塑造而成的我會感覺屈就
自我轉化展開翅膀視為進化
獨居的人不會在意孤單
自由和空間被劏開
群居的人才會感到擁擠

我嘗試穿上你的鞋子走路去明白你的崎嶇
你總認為我只能模擬未能體會
(這街經常爆水管,澗水而過是日常)
我就把你的淚珠抹在我身上變成傷痕
你哭的時候我就按著疤痕讓痛能同步
能和你同哭才能一起成長
你常說你的行囊太輕
我總認為你所承擔過重
免費電視重播四年前的旅遊節目
你說工藝重複才能純熟
到高清台轉了普通話,字幕也簡化
無視你的忠誠收看你仍維護它
亦未在意那顯像管早已滿了雪花

日落之後民眾乘各路小巴回家
繁忙直至深宵所有勞力散去
「沒有地盤佬的血汗那有漂亮的樓房」
你望著對面新建的住宅商廈
這裡難逃遷徙的命運
低矮小販街市已不被接納
黝黑肌膚成了保護色
歷經年才煉成
代表屬於赤地的憑證
「或許我要穿上你的膚色
才能拉近你我之間的距離」
原來,還有汗味、疲憊、手上的厚繭
直視別人眼睛的真誠,難以模仿
無法重建


觀塘的其他文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