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山一二

(一)
一條落山道,貫穿了九龍城道、下鄉道、長寧街、土瓜灣道,也是我近乎每天的必經之路。
甫下車,馬頭圍道上的車子在耳邊飛快的掠過,不知是否因爲沙中線地盤的緣故,吹來了陣陣撲面而來的灰塵。
從巴士站走了一會便到紅綠燈口,一抬頭就看到對面的紅蘋果。直到那「得得得得……」的聲音,我才恍過神來。前方的道路被地盤的圍板和水馬掩蓋起來,我得跟著由圍板水馬組成的新路走。本來的一條直路變得迂迴。往紅蘋果的道路,彷彿這麽近又那麽遠。迎面的人群手中挽著一袋二袋的餸菜,他們都爭相繞過對方,希望避免在燈號前吸入過多的廢氣。我想該是從沙中線動工以來,這條路便像極了迷宮的通道,每天都在改變。走了幾步,前方又是一部泥頭車,工人們忙不迭吩咐途人稍候,又指揮泥頭車倒後。
好不容易經過了,走過馬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果店,店員們把水果排列得整整齊齊,它們在黃白的燈光下均顯得份外明亮飽滿。
水果店隔壁是燒臘舖,然後是蛋糕店、肉食店,看著那金黃而油光發亮的白切雞、然後是各式各樣的西餅,再來是紅色待切的豬肉,好像有點噁心。然而視覺上卻是滿足的,短短一兩分鐘的路程,再來的是報攤、藥材店、賣雞的店子還有賣菜的攤子,我方才來到九龍城道的街口。
九龍城道雖窄,但上面卻恰恰有一條天橋,擋住了整條道路的光源。天橋底下是一處休憩的地方,只見幾張倚著花槽的座椅都給坐滿了。老人家們有的獨個兒坐著,有的三五成群在聊天,有的在讀報。
又兩間水果店,這彷彿有點爭妍鬥麗的意味;一邊令人目不暇給,另一邊的店員則落力切開水果,希望證明給顧客看他們的水果有多「靚」。然而在海心龍母廟的紅磚綠頂牆壁下卻是給丟在一旁、表面開始發黑的水果,那些發泡膠牌寫上的是它們的剩餘價值。
龍母廟再過便是下鄉道,抬頭一看又是水果,可出奇的是,每一水果檔都不乏捧場客。再向前的是當鋪、在人家大廈門口的補鞋檔、家品店、麵食店、粥店。
越過長寧街,面前的是一家藥材店,隔壁分租的賣手袋攤子令人感覺有點錯置,再走便是路邊的水果檔。此攤有兩處奇特的地方。其一是它不是在賣香蕉、就是在賣黑提子、再不就是櫻桃或花生。它每天銷售的東西不會超過三種,而其中一種的數量總多得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其二,它賣的水果總是很便宜,人家賣的櫻桃動輒要四十多元,可我看過最離譜的是它竟只賣十多元。哈,敢不敢吃就見仁見智了。
土瓜灣道前的是一連幾個短租的散貨場,有時賣手袋、有時賣棉被、有時賣襪子、有時賣椰子粉、有時賣藥材,有時甚至是賣包子、魚蛋。每每見到一班街坊站著聽著叫賣的人聲嘶力竭,說甚麽「靚姐,我見係你先送俾你!」。我有時會忍俊不禁,有時又會猜想那些人是否都是在「做媒」。
看著聽著,那「得得得得……」的聲音又在呼喚我了。啊,我可不是在逛街!怎麽我可以樂而忘返?我得加快腳步回去工作了。
(二)
夜垂,遠處的燈亮起來,照亮了樓宇棚架上那更新大行動的海報。綠燈一亮,本來停頓的人們忽然像賽跑,魚貫的穿插在馬路。我像不認輸的趕緊迎上去,一連越過兩條馬路,走到街道的另一邊。
藥房下了半閘,洗衣粉、洗潔精、洗地水……林林總總的貨品卻依然散落在鐵門前。再往前走,豆品店的蒸櫃内有很多包子卻不甚討好,是賣了一整天吧?在下鄉道前又是一陣令人着急的等待,貨車、私家車絡繹不絕。店舖都開始促銷了。燒臘店的肉食給分成一盒盒,每盒上面都有熒光黃的特價貼紙。
我想再沿著道路往前走,卻有點走不下去的意思。一路上都濕漉漉,還夾雜著食物的渣滓。我趁著沒車走出了馬路。然而,馬路上卻也不見得好多少,只見前面的魚檔在洗地,污水都給弄開去了。忽地,我瞧見賣火鍋料子的店依然開著,於是我又走回路上去了。「半斤魚蛋,半斤牛丸呀,唔該!」那帶有鄉音的大叔把魚蛋牛丸包好,笑著跟我說:「記得放在雪櫃,食幾耐都得!」我付過錢後才想起自己沒有零錢乘車回家了。我回頭拿出十元紙幣問阿姨:「可唔可以幫我唱散紙?」阿姨很熱心,把一堆零錢放到我手裏去,「夠散未?」
踏在濕答答的路上還是感到有點討厭,但路旁卻泊滿了私家車,使我不得不硬著頭皮走下去。賣蔬菜的檔子把蔬菜都分成一籃籃的,十元八塊,不乏路過回家的捧場客。肉食店後的紅蘋果在夜裏顯得冷清,樓上熟食中心的燈都關得七七八八了。路上都是清洗街市後的水跡,可我也懶得避開了。每每走到紅蘋果的停車場,總會聽到貨車的引擎,一輛輛貨車的升降台擱在街市後面的石屎,是要把垃圾都運走了?
又看見那像極迷宮的通道,它跟早上又是兩樣。倚著那白色的學校外牆走,使我感到一陣寬心。要回家了,我奔向巴士站。
投稿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