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路

一邊是落成接近三十年的公共屋邨,另一邊是地產商旗下的新營私人屋苑;側邊還有一些零零星星的鄉村平房,它們都似在堆土機、剷泥車前正襟危坐。這三類百姓卻同時存活於這一條街道之中,又正正是現今香港最簡單最純粹的生活說明。這條街道在一般人心中或許平平無奇,然而,喜歡她的人就最愛這種簡樸、自然,久經風霜而不變改,它的名字──天平路。
天平路的兩旁既沒有名牌連鎖商店,也欠缺獨特格調的特色小店,更遑論甚麼大型商場。在天平路兩邊的就只有樹,清一色的一株株大葉榕樹。這路全長大概一公里多,雖不至於是筆直的大道,至少走上去就像在隧道一樣,向著出口前進。在路上走著走著,又數著數著,差不多有四百棵的大葉榕長在兩旁,她們的樹冠在空中交錯,正好沒有大型建築物阻礙大樹的成長,才剛好成就了這條綠色的長廊。春夏之時,陽光把葉子照得亮亮的,也從她們之間把馬路照得陰影斑駁。若果加上微風輕拂,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極美的畫面。
天平路不是甚麼大馬路,兩線往來的車也不算多,道路的使用者大多是兩邊住宅的居民。婦女牽著幼童小手買菜歸家、學生三五成群邊走邊聊、上下班的成年人來去匆匆,這些都是尋常百姓生活的映照。這條路以外的上水,於區外人士心中普遍也跟自由行、藥房中畫上等號,旅客、居民每天都在吵吵鬧鬧之聲中走過。可是,當你走在天平路上,放眼看去盡是屬於大自然的色彩,那份寧靜、那份平淡、那份豁然自在,委實是種久違了的感覺,就像找到最根本的所在。街道不一定需要琳琅滿目的商店,我的社區有一條綠色的走廊,沒有其他,這才是我們需要的。
投稿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