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灣・大學道

大學道,非大學道

思尼 文類:散文

作者簡介

思尼

用文字來梳理情緒和思考人生的一個修行者。閒時喜歡親親大自然、讀讀繆爾和梭羅的文字。


 

我和大學道

大學道是一條雙線雙程車路,於左行車線旁附設行人路,連接清水灣道與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北門迴旋處(即正門)。在大學道一號(即靠近清水灣道一端)建有科大教職員宿舍;另一頭則為科大正門。科大對出一帶海域稱為牛尾海,從大學道中段向東看可一睹其風光。

大學道是清水灣大埔仔村村民到科大和海邊的必經之路。早在興建科大前,村民已在那一帶設立背山面海的祖墳,媽媽是大埔仔村的原居民,而我太公的墳也落在鄰近大學道的山谷中。

九十年代初,大學道還未存在,而我亦只是個家住荃灣私樓的小學生。對我而言,清水灣和西貢一帶只是個樂園,讓我可以在週末和假日親近大自然和探望外公、外婆一家。媽媽、舅舅和外公最喜歡的家庭活動就是到牛尾海垂釣,記得那時我跟著他們去海邊摸蜆和玩泥沙,海水清澈,外婆會在近海打海膽用來蒸水蛋,而我亦於科大對出的石灘「龍船排」(音譯)上了一堂「海洋生物課」:親手拾起海參來把玩,那獨有的觸感至今未忘,更難忘的是親眼目睹海參吐腸子作自我保護的整個過程!

日子一天天過,校舍一座座蓋好,建築物一一得到正名,大學道亦逐漸成形。那時我也才剛剛學會“university”這個字的意思。那些年,我跟隨著大人的步伐,在大學道上來來往往,轉眼間二十多年。

 

釣魚說

關於大學道,在我的世界,初時它只是一條作為通往海邊的道路。九十年代初,依稀記得我們走的是一條經常有工程車進出的路徑。當時我們在到達現時科大北門迴旋處相約的位置,便會跨過矮欄,左轉入山中小徑,然後走約一小時,穿過雜草叢生的山路去白水碗(牛尾海其中一個近岸灣)釣魚;到九十年代中,科大校園的基建陸續發展完善,我們也就沿著已發展成車路的大學道步至北門迴旋處,經過現時俗稱「青蛙路」的樹蔭路段,走到放有日晷藝術品「紅鳥」的入口廣場,再循著左方伸往海邊的下坡路走個四十分鐘,走到底便可到海邊石灘「龍船排」,或繼續從科大海岸海洋實驗室旁的燒烤場向左走到白水碗一帶;時至今日,我們走過大學道到了「紅鳥」後不會再走斜路,而是利用各校舍大樓的電梯輾轉去到海邊,全程花不到半小時。看著大學道面貌變化的同時,我也見證着媽媽一家釣魚具的轉變:從早期自製長長的竹造魚竿,到後來為了可進電梯而買了一些便宜卻很重的玻璃纖維竿,到現在都改用可伸縮而又輕身的合成碳纖維竿。

 

社區說

大學道上曾有一隻無人不曉的黑色唐狗,牠見證著時間對大學道的洗禮。在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八年前後,牠經常流連大學道。在那期間走過大學道的人都可以經常看到牠搖著尾來討摸的身影,不少路人都會摸摸牠,甚至給牠食物(縱然真正的主人已多次勸喻不要餵牠)。

據我所知,牠至少有兩個名字:「黑仔」和“Robert”。「黑仔」是我和媽媽一家人對牠的暱稱,而當我們向其他村民談論起「黑仔」,大家都清楚是在說牠的事。而“Robert”這個名字,則是由一群為「傲瀧」屋苑作基建的地盤工人所起的名字。這批地盤工人早午都會從施工中的傲瀧地盤步行到科大飯堂用膳,或到校內長椅稍作歇息,所以他們對“Robert”都很有感情。

本來「黑仔」是大學道旁一塊私人土地前的「看門狗」,旁邊寫有「內有惡犬」的警告牌。可惜牠生性善良,一點也不「惡」,極其量也不過吠一、兩聲。我曾看過牠被野豬鵲巢鳩佔、嚇得不敢回去自己的狗屋而坐在路邊向途人哀鳴的慘況。後來有一位外國人不忍心牠經常流連在大學道上,跟牠主人商討後讓牠換一個家。從此,牠便不再在大學道上出現了。

剛提及的「傲瀧」,是新世界及普基共同發展的一個私人住宅屋苑,是公認的豪宅。其實這也引伸出大學道的一個里程碑:不單為村民和科大教職員服務,更作為私人屋苑的一個出入口。「傲瀧」這個低密度住宅區包圍著整個大埔仔下村,夾在科大和大埔仔村之間。由於它的出現,使整區樓價飆升,同時亦令不少大埔仔村內的房子變成了地產商舖或食肆,更增加了清水灣道的車流。

 

大學說

據網上資料說,香港有五條大學道,但以英文“University Road”命名的就只有科大這一條。建於殖民時期的科大,能獲得全港唯一的University Road之名,可見當時香港有多重視這所大學。科大開宗明義定位為一所研究型大學,重視科技和發展金融,在過去二十多年間急速冒起,在各項世界大學排名中都總是名列前茅,無可否認它的成功。可是作為一所大學,除了得到世界排名和讓學生得到技術層面的知識,培養他們的德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在「香港三大」中,就只有科大沒有深厚的人文氣息和德育背景。最常為人詬病的是他們沒有校訓。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校訓均來自《四書》;港大的「明德格物」出自《大學》,而中大的「博文約禮」出自《論語》。那科大呢?有人說,是二零一四年雨傘運動期間寫於「青蛙路」上的十二字:「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抗爭」。那是莘莘學子們從科大得來的覺悟,為後輩寫下的訓示。

 

結語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科大生走過大學之路,為自己和後輩寫下了十二字的訓示作為警惕;反思香港當下一眾掌權者,是否還踏在大學之道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