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號山・忠孝街

七分何文田

賽德克 文類:散文

作者簡介

賽德克

香港人。耳聞目睹世界的紛亂與不義,沒有理由獨善其身。


 

好多人有錯覺,覺得何文田係高尚住宅區,但同南區有華貴邨,九龍塘有南山邨一樣,何文田都有愛民邨。

攞起份地圖,會見到何文田中心部分叫十二號山,即係愛民邨同俊民苑。愛民邨喺一九七四年落成,屬於全香港第二大屋邨,號稱「九龍 華富邨」,最為人樂道嘅事迹係英女皇嚟過參觀。而俊民苑係香港第一期居屋,位處半山,環境清幽,揸車三分鐘出到旺角,旺中帶靜,四十年前五百呎單位賣十五萬,而家升到六百五十萬,幾手樓仍然有價有市。

愛民邨以東,係老龍坑山,以前有條山谷道邨,全邨都係廉租屋大廈,單位無獨立廁所,破破爛爛,電梯成日壞,走廊黑鼆鼆。終於到二千年拆卸,話過會起居屋,然後八萬五彈出彈入,搞搞下竟然發展成私人屋苑天鑄,貼心政府擔心居民出入唔方便,仲起埋地鐵站畀佢哋。

愛民邨以北,又叫採石山,從前係何文田邨,今日係「何文田邨+何文田一號+皓畋」。何文田邨同山谷邨一樣,一樣係舊式公屋,居住環境一樣咁惡劣。二千年初拆卸,政府話過全邨會原址重建,到頭來又將一半地皮賣咗畀會德豐——豪宅就這樣成了。而另一半起返做公屋,有趣嘅係新邨同豪宅係一條街嘅兩邊,大家景觀相同,適文樓靜文樓呢兩棟起喺山上面仲高過啲新樓。成日都會諗,啲有錢佬花千幾二千萬買個幾百呎單位,公屋月租二三千蚊,到頭來一齊做鄰居,一齊坐擁維港海景,唔知有咩感覺呢?

至於何文田邨北邊,亞皆路街南邊,係完完全全嘅低密度住宅區,同大型屋邨係兩個世界,無遊樂場無商場,我幾乎未去過。呢區有巴富洋樓、巴富花園、富華閣、翠華大廈、本立臺、衛德臺、敬德臺、怡寧苑、美寧臺、雲華臺、嘉苑,啲名全部都好典雅端莊。呢堆樓喺五、六十年代起成,套用畢明嘅說法,當時大戰過後,香港人期盼安樂平穩,發展商命名就以儒雅秀麗為本,簡簡單單寄寓祝福就好。唔似而家啲樓為求吸引北方土豪,樓盤名要豪華有豪華,要氣派有氣派,愈吹就愈大,愈大就愈空。好似附近嘅半山壹號,所謂「半山」,實際只係紅燈山 山腳,話自己係何文田樓王,原來地處土瓜灣。不過凡事兩面睇,半山壹號對面五棟常康苑、常盛閣、雅緻閣、集德苑同日麗苑,毫無疑問屬於何文田,噉點解隔住一條常盛街,半山壹號就係土瓜灣呢?地名因時而異,何文田呢個名,開頭剩係指而家太平道、勝利道同梭椏道一帶,到後來佢嘅勢力擴展至採石山、老龍坑山、十二號山同京士柏山。反而今時今日,亞皆老街同窩打老道夾住嘅一帶「原何文田」,多數都被認為屬於旺角。所以呢,話唔定終有一日,土瓜灣會變成何文田,而今日嘅何文田,又唔知會去咗邊。而就算將來有日,九龍塘消失,香港仔消失,地圖上每一個名字都消失,大概都唔需要驚訝。

愛民邨西南,公主道對面,由過去到現在都叫京士柏,係一個我唔熟悉嘅世界。京士柏有京士柏山(住宅)、帝庭豪園同衛理苑,近佐敦一帶仲有好多會所,西洋波會、印度會、菲律賓會、三軍會……我都係好大個先知呢喥都叫何文田。京士柏山喺我小學對面 ,細個返學放學會見到好多私家車上山落山,不過到今時今日我都未上過去。細個去伊利沙伯醫院,會經過帝庭豪園,唯一嘅印象都係私家車出出入入。兩三個月前接咗份補習,地址正係衛理苑,活咗三十年,前排先第一次由衛理道轉入衛理徑,由衛理徑行入衛理苑。學生屋企係一間我唔識分幾多呎嘅大屋,大門右邊係大廳,有一部六十吋電視,一張四座位梳化,大廳再出係露台,露台對面就係愛民邨。有次我喺露台望返我長大嘅地方,仿佛望到以前嘅自己。以前我成日喺走廊望過嚟,但嗰時嘅焦點唔係衛理苑,而係公主道嘅車來車往。從來無想像過另一側係咩模樣,無想像過馬路嘅一邊一梯兩伙二千幾呎,另一邊一梯三十四伙三百幾呎。

呢喥除咗望到愛民邨,仲望到世界殯儀館一帶嘅舊樓。朋友以前住嗰邊,同我而家土瓜灣嘅劏房差唔多,七、八層,無𨋢,一個單位二三百呎,有啲仲要劏開幾間,老鼠長駐後樓梯,條街總係咁污糟。一條漆咸道,隔開何文田同紅磡。呢邊無老鼠,反而有好多花花草草——好多我屋企生存唔到嘅花花草草。曾經我為咗夏天唔使被蚊咬,都試過養驅蚊草,無奈屋企窗口正對住另一棟樓,陽光唔充足,只能夠見住棵草由綠變黃再變啡,凋零殆盡。而呢個露台上嘅植物,朝氣勃勃,應綠嘅綠,應紅嘅紅。我仲想望多陣嘅時候,家長反而叫我快啲返入嚟,話呢頭多蚊,唔係咁好住。我問︰「有無試過種驅蚊草?」佢話︰「唔種驅蚊草喇,都唔靚。」原來隔一條公主道,可以揀種乜唔種乜,而我乜都種唔到。佢關心嘅係美學問題,而我只能着眼皮肉之身,無蚊咬經已好滿足。

何文田就係噉,各邨各隅自成一角,你有你忙我有我忙,雖然時移世易,唔會再用同一本黃頁,但慶幸今時今日,大家都仲見到維港。